2016年11月28日 星期一

補陽還五湯誤用的教訓!


圖片來源:嚐百草,採眾方 http://spbcm.cmu.edu.tw/ccmp/d/d0118.htm
補陽還五湯一方典出清代名醫王清任所著之《醫林改錯》。原方劑量為「黃耆生四兩,歸尾二錢,赤芍一錢半,地龍一錢,川芎一錢,桃仁一錢,紅花一錢。」主要功效是補氣,活血,通絡。教科書上特別指明了腦血栓,腦溢血後遺症等適應症。也是公認治療中風後遺症的有效專方。臨床上也是醫師首選的方劑或配伍他方一起開立。

首選良方?唯一方劑?

在《血瘀痰飲文獻選集》中有這樣一個案例。72歲女性患者。猝然昏仆不省人事,繼發左側肢體偏癱。醫院診斷為腦栓塞。住院治療月餘,證狀緩解出院。就診時,神智清楚但語言蹇塞,口角流涎,左側肢體癱瘓,頭昏口苦,二便自調。苔白而膩,脈弦滑。作者出頭羚角鉤藤湯加味化痰開竅之品後,與延燒立,流涎得止,但肢體癱瘓未見好轉,改與補陽還五湯加減。方中黃耆30克(折合臺兩約8錢,原方劑量五分之一),餘藥用9克(折合約2錢4分)。僅服二劑後,患者周身潮熱大作,時時上衝顛頂,頭昏更甚,面赤口苦,眼睛作脹,並見左側患肢腫脹亦甚。苔黃膩,脈滑數。顯見病情反覆。明明是首選,為什麼反而病情反覆呢?

變證與辨證

方中黃耆雖僅有原方劑量五分之一,且現代藥理學研究證實黃耆有擴張血管、降低血壓作用
。但在中藥學上,黃耆仍屬補氣升陽的甘溫之品,方中諸藥,除地龍屬寒,赤芍微寒,桃仁平性以外,皆屬溫藥有溫燥之性。患者年事已高,但型體豐腴,肝陽偏旺,稍施溫藥,便易引動肝火上亢而加重病情。
《黃帝內經》:「諸風掉眩,皆屬於肝。」顛頂更是肝經循行的必經之路。黃膩苔也顯示了病情的熱化與燥化。後來作者改用龍膽瀉肝湯加平肝熄風之品,諸症好轉。

古人誠不我欺?

王清任先生治中風半身不遂,積數十年診療經驗,「細心研究,審氣血之榮枯,辨經絡之通滯,四十年來,頗有所得。」難道這樣的方劑有些偏誤嗎?我們從方名可粗略知道,王清任在立法方面重視補陽補氣。他以為人體的正氣有十分,半側偏癱(偏枯)就代表了正氣少了五分。所以將方劑命名為補陽還五湯。他發現到古代名家所論之病因、病機不外乎風、火、氣、痰之論;所立之方,俱系散風、清火、順氣、化痰之方。與他在臨床觀察到的結果有些出入,因此他認為所謂的「中風」是因為氣虛與血瘀,因此他重在補氣,兼以活血通絡。因而今日中醫認為的「中風」的病因便多了瘀一證。既然如此,為什麼又有變證呢?

 

成也黃耆,敗也黃耆

補陽還五湯首重藥味是黃耆,用以重重地補陽益氣,餘藥伍用活血通絡之品。而方中重用黃耆補氣一法,是歷代治療中風的方劑中未曾看到的。因為王清任認為半身不遂等證「虧損元氣,是其本源。」此方又有多種活血通絡藥,亦有利於腦梗塞之通栓作用。同為清代的醫家沈金鰲也在《雜病源流犀燭·中風源流》說:「中風,風乘虛而為病也。向來惟東垣主虛,而河間則主火,丹溪則主痰,似乎各異,不知惟虛也,故逆上之痰生焉。特東垣舉其本,河間、丹溪各舉其標耳。未有痰與火之發,不由於虛者也。」兩者相互應證,都在此一時期發現,中風是有虛證的。這也為重用黃耆埋下了伏筆。然而如上所述,方中藥味溫性尤多,特以黃耆為大,此藥在出血性中風患者需要謹慎使用,否則加重出血後的繼發症狀。

 

驗方、專方與對證用方

然而,上述的醫案也更闡明了一個殘酷的事實。雖然民間素有效方、驗方一說,教科書上也多有專方一詞。然而中醫治療的精神仍在「審症求因、辨證論治。」若一昧投以專方,仍有病情拖誤的可能。雖然現代醫學不興「辨證」,不如中醫體質學說的細膩,若能兩者相輔相成,將會是患者之福。


參考資料:

1. 談談補陽還五湯與腦血管意外,張壯戰,廣東省中醫院,1984 http://www.cnki.com.cn/Article/CJFD1984-REND198408002.htm
2. 血瘀痰飲文獻選集,陳永宗,蔡鴻祺,志遠書局,1988
3. 補陽還五湯,我是這麼理解的,余瀛鰲 https://kknews.cc/zh-tw/health/ovp26.html
4. 補陽還五湯,醫http://yibian.hopto.org/fang/?fno=181

1 則留言:

  1. Harrah's Reno Casino & Hotel - Mapyro
    Get directions, reviews 목포 출장마사지 and information for Harrah's หาเงินออนไลน์ Reno Casino & Hotel in Reno, 삼척 출장샵 NV. casino, hotel 광주광역 출장안마 & parking 용인 출장샵 lot, Valley Center, NV.

    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