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11月21日 星期一

中醫門診須知

人們常說「西醫治急病,中醫治久病。「中醫或西醫」究竟在人生的過程中扮演甚麼樣的角色?你為什麼需要來看中醫?在藥房林立的街道,左轉家醫科/耳鼻喉科診所,右轉中醫診所。這些診所之間又有什麼不同呢?


柯文哲:「醫師是生命花園中的園丁。」

在成藥與藥房滿街有的現在,以診斷為主軸的「醫師」究竟扮演什麼角色?在生命這個單向的旅程中,醫師又能為大家帶來怎樣的不同?如同柯文哲醫師所說,醫師是生命花園中的園丁,在病患感受到不舒服的時候藉由醫師的眼睛、雙手還有各種醫學知識與診斷工具,我們才能知道身體到底哪個環節發出了警訊,需要調整或改善。所以醫師最重要的角色就是「找出身體警訊的原因!

身體警訊的原因該怎麼找?

現代科學為主要架構的西醫學中可以透過各種儀器、生化檢驗來進行診斷。而在只有肉眼跟雙手能夠使用的貧瘠環境中,中醫的診斷方式便顯得輕易許多。有人常說,中醫靠三個手指頭在檢查。這句話既正確又不夠準確。在中醫領域中診斷包含「望、聞、問、切」四大主軸。難經更紀載有「望而知之謂之神,聞而知之謂之聖,問而知之謂之工,切而知之謂之巧」等描述。由此可知,透過五官跟雙手包含的視、聽、嗅、味、觸覺來尋找病患身上外顯的各種疾病徵象,這在西醫師的訓練中,也是如此逐步來尋找疾病原因的。然而問聞問切變成了視聽扣觸這相似卻又全然不同的名字。


走進中醫還是走進醫院?

在醫院的各種健康檢查中,你能獲得檢查當下身體表現的一連串的參數,藉由這些參數來了解你身體的狀況。而走進中醫,我們透過望聞問切的方式診察,能夠得到的是包含生活習慣、周遭環境等因素共同造就的當下的身體徵象。透過歷代醫家的觀察與研究,中醫可以透過當下的身體徵象,給予適當的藥物或穴道處方,還能給予調整生活習慣的衛教內容。這些都透過從《黃帝內經》成書以降,歷代醫家總結人體疾患過程的有效經驗而來。通過各種歸納的結果,精簡成陰陽、五臟、六腑、十四經絡、氣血水等分類。


看中醫需要準備哪些東西?

1.同一症狀/疾患若已看過其他醫師的處方(中西藥)或檢查結果(血液檢查/影像檢查)。縮短醫師從頭尋找問題的時間。
2.已在服用其他慢性處方藥。告知醫師以免處方重複增加藥物副作用的風險。
3.穿著寬鬆的衣褲。除了可以維持輕鬆愉快的心情之外,還能讓醫師進行針灸治療時,不會有衣物阻礙。通常需要裸露的部位是膝蓋與手肘以下的部位。
4.健保卡或足夠的現金。在健保能給付的範圍下,醫師會盡力協助您申請健保給付。然而在健保不給付的項目中,還是需要您用現金購買。太閣立志傳中的曲直瀨道三醫師也會在您購買藥物時親切地提醒您,藥物乃是高價之物請謹慎使用。
5.足夠的時間。在等待看診時保持心情愉快以免影響診察結果。

醫師的診治都是通過各種科學化、邏輯歸納的有效方法。無論中醫、西醫都能為您在生命中改善不適的困擾,讓您早日回歸職場與正常的生活中。善意提醒您,若您的不適已影響日常的生活作息甚至工作的特定事項時。請盡速就診,對證處置。好讓您的生活更加平順健康。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